(原标题:十六年的屋子,住起来像六年)
马东(假名)是厦门东说念主,2008年时,他决定给家里添置一套大一些的屋子,在看了一段时分后,他最终遴选了湖里前埔板块的建发·上东好意思地。
“十六年前买这儿是需要一些派头的,与如今的学校、阛阓、地铁等配套一应俱全不同,当年上东好意思地临近莫得配套,致使连买个菜都要坐几站公交车。”马东说,最终让他下定决心的,一是开采商建发房产的牌号,它盖的屋子口碑一直很好;二是上东好意思地的遐想颇相宜他的心头好,不论是欧式风情的建筑,依然南北通透大面宽的户型,在其时都很“新潮”。
很快,2009年,马东买的新址就委派了,但其时计划到孩子学校离得比拟远,马东一家直到2014年才搬以前。
“照理来说,屋子空了5、6年,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,但让我欣慰的是,装修的工夫,装修队师父说屋子质料很好,水电、墙体、大地都不需要返工。咫尺十几年以前了,我家屋子依然好好的,小区的轮换建造也保合手的很新。我敢说,哪怕放到咫尺比,这个小区也少量都不外时,十六年的屋子住起来像六年雷同。”直到咫尺,马东还对当初的遴选颇为惬心。
自从搬到上东好意思地,马东对小区物业亦然拍案叫绝,“之前,在我的领略里,物业便是保洁、保安,碰头时能主动打声呼叫都算挺可以的了,但搬到上东好意思地才发现,物业时时时会主动上门关心业主,在多样节日会在小区组织文化活动,像闲居帮业主磨磨刀、洗洗地毯、倒倒垃圾这种小事更是不在话下。如今,群众吃一皆、住一皆10多年了,物业在我心里早便是老街坊、老邻居了……”
自“98年房改有策画”推出,中国的住房体系插足了商品化和市场化的新阶段。之后的十年里,居品、行状、精装等一系列新宗旨慢慢插足内地购房者视线,也运行深切更正内地房企,屋子也恣意单的生涯空间向齐备的生活场景漂浮。